石大要闻

特稿 | 抗战烽火中走出的石大人

发布时间:2015-09-03浏览次数:1794文章来源:宣传部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走访了6位从抗日烽火中走出来的石大人,听他们口述那段亲身经历的抗战岁月。他们中最大的94岁、最小的87岁。让我们聆听他们的故事,铭记历史,敬礼英雄,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石大人物|贺新中(94岁)、韩枫(89岁)夫妇

点击查看原图

1995年贺新中、韩枫与四个子女合影

  韩枫,1926年出生,河北完县人。如今,已经年近9旬的她和丈夫贺新中住在兵团第二干休所。
  1940年1月12日,14岁的韩枫参军入伍,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的抗敌剧社小鬼队从事文艺宣传工作,那个时候他们跟随部队在游击区活动,经常慰问部队、给老百姓演出,还在驻地教歌、办识字班,并参加了当时声势浩大的百团大战的宣传鼓动工作。

  抗敌剧社是晋察冀军区最大的剧社,集中了一批有才华的艺术家和热爱戏剧、热爱文艺的年轻人。当时抗敌剧社有三四十个十来岁从农村出来参加革命的“小鬼”,包括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她和韩枫一起当兵入伍,共事了很多年。
  那个时候韩枫还是小姑娘,喜欢唱歌演戏,参演了很多儿童剧,那个时候的很多节目是根据各根据地的实际情况现场编排演出,很受老百姓的欢迎。一有演出,各个乡村都会相互通知,村民们就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演出一般都选在大广场或者宽阔的平地举行,简单搭个台子。即使在解放区,演出也会经常碰到日军的飞机轰炸,这个时候大家都迅速找掩体隐蔽起来。但有时候日军也会漫无目标地乱扔炸弹,危险也时刻存在,有些战友因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一般演出,韩枫他们都会自己带干粮或者在老百姓家里“派饭”,吃完后要付钱给老百姓。没有带干粮或“派饭”的时候,韩枫他们就只能饿着肚子演出,这也是常有的事。
  1943年,韩枫跟随部队到达延安,没多久就奉命到抗大七分校学习医学,朱德总司令给他们讲过话。他们在和平医院外科、内科、小儿科、妇产科各个科室轮流学习。那个时候生活条件很艰苦,要自己开荒、种地、种菜、纺线、织布。这期间,她结识了自己的爱人贺新中。
  出生于1921年10月的贺新中,1935年4月参加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独立营,在党的关怀培养下学文化、学医学。两人结识组建家庭,在艰难的革命岁月中相濡以沫、相互照顾,并先后育有四个儿女。
  贺新中抗日战争时期在后方从事医务工作,曾在第三后方医院当护士,并先后任护士长、医生、主治医生、卫生所所长。他还给王震将军进行过头部包扎,亲自护理过贺龙、刘伯承、林伯渠等老帅。敌人封锁延安时,伤病员不断从前线送下来,已是外科医生的贺新中,在简陋的手术棚里没日没夜地替伤员取子弹、缝合、包扎……有一次竟然累得趴在伤员腿上睡着了。
  这以后,韩枫跟随丈夫先后在延安和平医院、晋绥医疗队、吕梁医院工作。1949年跟随王震将军进疆后,先后在二军医院、二军五师医院等单位担任护士、护士长等职,并在兵团第一医院、兵团农六师门诊部任住院医师。1975年,他跟随丈夫贺新中一起来到石河子兵团医专(后为石河子医学院)担任药学系主任一职,直至1984年离休。


石大人物|赵友竹(89岁)


点击查看原图

赵友竹近照

  1926年,赵友竹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的一个小乡村,14岁时进入新四军创办的师范学校学习。因为条件有限,学校将初级师范与高级师范的课程合并压缩为四年。当时,满怀一腔报国情的学生们偏爱文科,不爱理科,大家有一句口头禅:“‘x+y’能打鬼子吗?”校长知道后告诉大家:“学习知识要系统全面,理工科还是要学的,以后你们有的人说不定可以造枪炮子弹呢!”赵友竹觉得校长的话有道理,所以各门功课成绩都不错。
  不过,让赵友竹印象最深的是政治课,老师们给大家介绍共产党的历史,讲述红军的故事,特别是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既是上课,又是听故事,还是学习光荣传统,所以政治课最受欢迎。”四年的教育,让赵友竹和他的同学们接受了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马列主义等思想,1944年毕业分配时,大家一致选择了参军,集体走上了抗日战场。
  赵友竹被分配到江苏高邮进入苏中军区二分区的新四军部队,成为一名随军记者。当时部队办了一份《江潮报》,报社40多人,只有两台相机,赵友竹这样的新人自然无法使用,他就每天跟着老记者一起下部队采访战斗英雄和模范。“下部队采访走十几里路是常有的事,远的时候要走三四十里。采访也会碰钉子,有时候你提的问题不对,别人是不回答你的。所以老记者给我们传授经验说,腿要快,眼要快,手要快,脸皮要厚。”
  当记者不用直接参加战斗,但也会遇到危险,有时在战地采访,子弹嗖嗖地从耳边飞过,他们总是一边采访,一边观察敌情。由于日军的进攻,报社经常转移,工作条件十分艰苦。赵友竹说,最困难的时候,每人每月发一块钱津贴,交完党费后就身无分文了,他们要刷牙就只能去厨房要点盐巴当牙膏,牙刷则靠一些知识分子的捐助。“当时物资都很紧张,但是老百姓特别拥护我们,都是省吃俭用地支援部队。”赵友竹回忆起那段经历仍然十分感动。在那样的环境下,《江潮报》的印刷从未中断,英雄模范事迹、军民关系等都是他们报道的内容。而报社在政治学习方面也丝毫不懈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论游击战》等文章赵友竹现在还记得。
  1945年夏天,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完全胜利的前夕,赵友竹所在部队参加了攻打兴化的战役。兴化城四周是高高的城墙,宽阔的护城河绕墙而流,城中既有伪军部队,也有日军的一个中队。作为随军记者,赵友竹跟着大部队一起冒着炮火渡河。上岸后,他们在城墙边架起高高的云梯强行登城。爬到上面的战友很快就牺牲在敌人的刺刀和手榴弹下,但后面的冲锋依然一波连着一波。
  赵友竹也跟随一个冲锋小组来到了云梯下,他为上面的战友紧紧地扶着梯子。就在这时,一个手榴弹从城墙上扔下来,爆炸的弹片击中了赵友竹的右胸,顿时鲜血直流。赶来的卫生员用纱布简单地缠住伤口,把赵友竹送到了后方医院,直到现在,他胸口上的疤痕还清晰可见。那一战,伪军师长刘湘图被活捉,日军也全部投降,赵友竹讲到这些的时候声音里透出几分自豪。
  攻打兴化是赵友竹在抗战时期参加的最后一场战斗。抗战胜利后,他随部队辗转山西、青海、西藏等多地,最后转移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曾担任石河子医学院党委书记。曾经的抗战时光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赵友竹始终没有忘记在峥嵘岁月中坚持下去的原因:“大家都有爱国的心,决定以身报国,誓死不当亡国奴!”


石大人物|白海峰(94岁)

点击查看原图

白海峰近照

  1921年,白海峰出生在河北省大城县。1940年,19岁的白海峰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去当兵,原本以为自己跟师傅去东北学了两年的泥瓦匠,今年就可以出师了。可谁知道回去探家,突然所有的事情都改变了。
  “我一回到家里,爹娘把我骂了一顿,战火连天的我怎么一个人跑回来了?人家都往外面跑,你怎么往家里钻!”白海峰回忆到。后来他才知道华北沦陷了,他们村成为了敌区,也就是日本鬼子的占领地,他已经不可能安稳地干泥瓦匠了!

  当时太行山的游击队招人,白海峰想,都是鬼子让自己的泥瓦匠干不成了,要想当自己的小瓦匠,只有把鬼子赶出中国。那时的他怀着这样的简单的想法,拿起了枪杆,开始了自己漫长的太行山游击岁月。
  白海峰刚开始他的军旅生活,就发生了一件让他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的事情。一天他所在的连队接到命令,鬼子在扫荡太行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让他们去骚扰一下。
  当他们赶到时,那个原本是世外桃源的小山村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到处可见烧着的房子,满地的死人,还有衣衫不整的被凌辱而死的妇女、被机枪扫死的几岁小孩、村中老树上吊着的村民,那一个个睁大的眼睛仿佛向游记队员诉说他们的不幸和愤怒。
  最让他们震惊的是村里的那口大井填满了死人,由于死的人太多了,鬼子为了毁尸灭迹,竟残忍地在死人的每一层铺上石头,一旁的小河连水都成了红的,真是血流成河啊!让人不敢正视,他们愤怒了,他们忍不住了……
  带着满腔的仇恨,他们追着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然后回到那个小村庄,把所有的人一一掩埋,全村五百多口人竟然没有一个活口!回忆那一幕,他说:“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那么残忍的一幕,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日本鬼子还能算人吗?”
  那时由于敌后抗日力量还比较薄弱,为了保存实力,有时候,白海峰所在的团一天要转移四、五次,夜晚睡觉都不能脱衣服,说不清楚每天打了多少次仗,也说不清有多少战友离开了自己。当时就只有一个想法:把鬼子赶出中国!
  有一次,他们驻扎的地方离伪军据点只有两公里,在特务的带领下,晚上鬼子包围了他们所在的地方。上级指示一定要让大部队安全转移,白海峰和其他战友奉命掩护大部队转移。他们选择了一个依山突出的山包作掩体,地势高,敌人的枪打不到,鬼子动用了炮弹,白海峰看到一连串的炮弹从山头飞过,前面的战友倒下了,后面的战友也倒下了,当时感到脑袋一阵钻心的疼,他就晕过去了,三天后他苏醒过来,才知道自己被一个没有拉环的手榴弹砸晕了,头上起了一个好大的包,很久才消。战友们都说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打了那么多仗,我奇怪得很,除了那一次竟然再也没有受过一次伤,子弹似乎长了眼睛一样,躲着我走。”回忆起来这些,白海峰爽朗地笑了。
  百团大战以后,日军将注意力转移到八路军和新四军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1941年和1942年期间,日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惨无人道的“大扫荡”,使用兵力之多,作战之频繁,手段之残暴都是空前的。
  白海峰他们转移也更频繁了,多是在夜间行军,有时一夜行军180华里毫不夸张。在一次大部队转移的时候白海峰所在的连负责牵制敌人,掩护部队转移,“我们主要是占尽了地理上的优势,我们在山上打,利用山上的石头、土堆做隐蔽。敌人的枪打不到我们,才派出飞机支援地面部队,一天来四五次,每次七八架飞机,他们朝下面扔炸弹,并用机枪扫射。白天打得不是很激烈,我们不主动,只要看到日军露头了,就打冷枪。只有当日军冲上来了,想占领阵地时,我们就集中火力一齐把他们打下去。打得连喊话的声音都听不见。晚上更激烈,晚上打的主要是消耗战。”60多年后的今天,白海峰回忆起这段往事,犹如昨日。
  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的八路军的5位英雄,也就是狼牙山五壮士,就是白海峰他们当时所在邱蔚团7连的战友。1941年9月,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成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清晨,日伪军误以为他们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为了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命令一个班留下坚守。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班长马宝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最后4名战士壮烈牺牲。棋盘陀的一战惨烈至极,95岁高龄的白海峰仍旧清晰记得这个地点。
  像棋盘陀这样的大小战役还有很多,白海峰还记得一个叫汩汩砣的小丘,面对几十倍的敌人,白海峰他们没有害怕,他们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猛烈进攻,经过五天五夜的洗礼,到处是焦土,敌人动用了飞机大炮还是没有攻下来。
  开始他们吃的是装在背包里的干粮,后来没有可以填肚子的了。正当他们失望的时候,竟然发现山里有野果子,靠着顽强的意志,他们撑到了救援部队的到来,20多个人是被战友抬下山的,白海峰只能说不能动了。指导员下令把最好的饭给端上来犒劳大家,连长和指导员亲自给他们喂饭。怕他们吃多了撑坏了胃,一天吃了四顿,每顿只能吃稀饭,3天后才能吃干饭。
  1942年,白海峰所在的团接到命令转移,他们渡黄河,急行军穿过敌人三道封锁线抵达陕西。到了延安,大家都听说要发新式武器,心里那个高兴。可拿到手里,就傻眼了,原来这新式武器不是枪支弹药,而是一把锄头和一个坎土曼(少数民族的一种铁质农具)。部队在保卫延安和党中央的同时,开始大生产。
  1949年,白海峰随王震将军部队进疆接收国民党起义军。1953年,他被调回北京警卫队执行北京的城防任务,担任营长、指导员。1958年,他接受党的任务,去青海负责当地的工业建设。1962年,响应国家号召,部队的干部纷纷转往大庆油田、北大荒、内蒙古以及新疆石河子等地,支援地方建设,从此白海峰在石河子扎根。


石大人物|张国华(91岁)

点击查看原图

张国华近照

  张国华生于1924年,山西右玉人。1937年,日本侵略军的战火烧到了张国华的家乡,日军和伪军经常去村里扫荡催粮,民不聊生,田地都荒废了。张国华的二哥参加红军,大哥参加了八路军。
  鬼子经常到张国华家里去盘问两个哥哥的下落。哥哥的部队在山林里打游击,行踪隐蔽,张国华的父母根本就说不出哥哥的下落。鬼子的盘问次次落空,就变本加厉地反复威逼恐吓、折磨、拷打张国华的父母。禁不住鬼子的非人折磨,张国华的父母于37、38年相继去世。家中只剩下张国华一个人,没有吃的也没有穿的,怀着国恨家仇的张国华决定参加八路军。
  当时山西八路军主要采取游击战,行踪隐蔽,张国华不知道去哪里参军,得知八路军经常在邻村的姐姐家附近出没时,张国华毅然背上行囊去投奔姐姐。到了姐姐家,却不见姐夫,张国华才得知,由于日军经常来骚扰,田地都荒废了,姐姐家没有生活来源,姐夫上山砍柴迟迟不归,后来被人发现被狼咬死在山中。姐姐独自带着几个外甥生活。张国华在姐姐家住了两个星期,依然没有找到游击队的线索,看着姐姐家家徒四壁,张国华也不忍心继续在姐姐家待下去了,便告别姐姐,独自去寻找游击队。走到村口时,姐姐远远地叫住了张国华,含着泪在张国华的口袋里塞了两个小土豆,那是姐姐家仅有的口粮。

  离开姐姐家之后,张国华几经辗转终于遇见了一支游击队,但队长却因为张国华年龄小坚决不同意。在交谈中,张国华提到了二哥的名字,原来二哥与队长以前是战友,又有不怕牺牲的决心,就这样走了“后门”同意张国华参了军
  张国华参加游击队之后,就在太行山区打游击。他被安排去做宣传一类的工作,刷标语,做勤务员等等。当时鬼子驻扎在城里,常常由汉奸领头进村骚扰百姓,抢粮食、鸡鸭和牲口,烧毁房屋。游击队也不让鬼子安生,经常袭击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与鬼子们周转在太行山区。后来,鬼子加大了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与扫荡的兵力,张国华所在的游击队根据上级命令进行战略转移到延安去。刚参军时,张国华所在的游击队共有60多人,等1940年初战略转移到延安时,全队只剩下20来人。出发时是1939年的冬天,从山西大同出发,为了躲开鬼子的封锁线,走了好几个月,有时候好几天都吃不上饭,一直到40年的春天才到延安。延安当时的经济条件也非常艰苦,好几年没有吃过白面,也没有蔬菜,平时吃小米饭就盐水。穿的衣服都是军队自己织自己染的。张国华到延安后,先当勤务员,又当警务员,后来分到军工厂。
  自从参加游击队,张国华一直在打听自己两个哥哥的下落,后来才得知,两个哥哥都在1942年左右牺牲在了抗日战场上。姐姐和几个外甥也在兵荒马乱中也失去了下落,生死未卜。张国华对鬼子更加痛恨,这种仇恨逐渐转化成工作的动力,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去,以高昂的革命热情拼命工作,最终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1952年,张国华进入新疆军区后勤部任保卫科长,1958年兵团农七师任师直党委书记、兼师医院政委。1962年在塔额管理处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79年在石河子医学院任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1988年离休。


石大人物|杨玉峰(87岁)

点击查看原图

杨玉峰近照


  杨玉峰出生于1928年,今年87岁,老家在河北省行唐县,他的抗战始于抗日儿童团。
  1943年,日本鬼子开展了一次大扫荡,来到了太行山边的这个小县城。当时,杨玉峰的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秘密地做着革命工作,时常不在家,他和爷爷一起生活。鬼子闯进了村子,烧毁了学校和杨玉峰的家。幸好提前得到消息,全村人都躲进了山沟里,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大火蔓延。鬼子走后,爷爷带着他,在村里人的帮助下,扒了房顶阻断火势。五间正房,只剩下东西两间能用。
  随后的日子艰难起来,鬼子在距离他们村2公里的地方,修建了炮楼。隔三差五的就带着汉奸到村里扫荡,挨家挨户翻箱倒柜,看到粮食就拿,看到鸡鸭就绑起来,挂在枪上扛着走。杨玉峰老师说:“跟电视剧里演的一样。”
  村民对鬼子又恨又怕,却没有办法。只好每次得到鬼子要扫荡的消息,就往山里或者其他县城逃难。人走容易,东西却很难带走,为了保护为数不多的粮食,大家也是绞尽了脑汁。杨玉峰家在院子里臭烘烘的牲口圈中挖了两个大坑,放了两口水缸,把粮食藏在里面,厨房只放一些近日吃的量。而村里的未出嫁的姑娘,只能把头发绾起来,装成妇人自保。
在鬼子的骚扰中,杨玉峰加入了抗日儿童团,平日里在村口执行侦察敌情、查路条、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还时常能接触到太行山区的游击队,游击队员送的一个灰军帽,让他自豪了很久。

  鬼子投降的消息,村民是通过炮楼着火得知的,大家心里都松了一口气。而那时杨玉峰的父亲,则到东北参加投降接收工作。
  抗战胜利后,杨玉峰报名参军,因为有些文化,成为了一名卫生兵,参加了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经部队推荐,杨玉峰到华北医科大学深造,随后被卫生部紧急编入防疫总队,赴安徽执行防疫工作。1953年,他作为志愿兵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1955年,他考入了山东医学院(后来的山东医科大学),认识了结发妻子,两人1960年本科毕业后参加了支援新疆工作,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兵团医学专科学院(球王会(集团)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前身),既当老师,又当医生,一待就是55年。


文图:周小斌  刘芊 牛文娟 徐子焱 马小慧   薄晓岭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