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理学院葛桂贤团队在电催化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Prussian blue analogues derived Fe-NiCoP reveals the cooperation of Fe doping and phosphating for enhancing OER activity》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pplied Surface Science》(中科院1区,IF=6.4)。该题围绕铁磷共掺杂的非贵金属催化剂,通过创新性地设计和合成新型的催化材料,显著提升了电催化反应的效率和稳定性。该研究不仅为绿色能源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还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清洁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次研究的核心创新在于通过对钴镍双金属化合物进行铁和磷元素的共掺杂,有效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同时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在OER和全水分解中都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与高效的催化活性,这为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研究团队还采用了先进的理论计算方法,深入分析了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和反应机理,揭示了其在电催化反应中的优异性能的内在机制。
该成果的另一亮点在于,其研究方法不仅限于传统实验手段,还综合运用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对催化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步骤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这种实验与计算相结合的研究策略,不仅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也为后续的研究方向提供了球王会(集团)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可能性。
本文的第一作者为2021级硕士研究生刘英伦和葛平基,通信作者为理学院葛桂贤教授。近年来,该团队在电化学催化的机理和实验方向进入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Applied Surface Science和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高水平期刊,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兵团重点实验室等多方支持。该成果的发表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我校在电催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我校在新兴能源技术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
(通讯员:葛桂贤 郜建锐 巩芮君)